“台北国际体育用品展(TaiSPO)曾是全球运动器材采购商的必看展览,现在它需要重新定位,为台湾运动产业注入新的成长动力。”
三年前,我造访了台北国际体育用品展(TaiSPO),并将我的经验写成了一篇评论。我在文中提出一个观点:TaiSPO必须采取新思维,从长年制造导向(manufacturing-oriented)转型为市场导向(market-oriented)的展会。我的想法很简单,许多国际品牌代工的机会已经消逝了,企业与薪资大幅成长的空间在于创造新商机。在亚洲运动市场的急速扩展之下,新商机因应而出。若TaiSPO可以成功地重新定位成亚洲主要的运动产业展,台湾就可能变身为即达兆元产值亚洲运动市场的中心。
昨天我再度前往TaiSPO时,原本希望看到不只有推广OEM产品的展览,还能看到与产品相关的文化元素,例如运动品牌、趋势、团体和名人等。市场导向的展览定位较为广泛,进而吸引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组织,例如零售商、健身房、教练、活动主办单位。贴近市场需求并不会损害台湾OEM器材制造商的利益,反倒增加组织推广自家的能力的机会,创造新商机。
我观展时发现一些值得赞许的地方,像看到健身器材品牌-乔山Johnson和Intenza Fitness-引领着未来的展出方式。相较于传统的展览方式,他们在展位中营造出健身房的气氛。以专业的健身教练替代showgirls,介绍了令人信服,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体能训练计划来配合公司的最新产品。展览主办单位为贴近市场需求所做的努力也值得鼓励,尤其是TaiSPO论坛的内容。今年论坛的题材大多与运动市场相关,例如“从消费需求看台湾健身产业发展趋势”与“东京马拉松的内容行销”。
很可惜的是,除了看到许多人烟稀少的展位之外,展场也缺少了欧美体育用品展中常能感受到的活力。尽管展览已经慢慢的在改变,今年的TaiSPO离打造台湾为亚洲运动市场领导者的目标仍有极大落差。
一些观展者可能会问:今年的TaiSPO是否称得上国际体育用品展?近几年的展览反倒只能反映出台湾仍具竞争力的领域,例如室内健身器材。台湾室内健身器材产业也确实是值得赞扬的成功案例。健身器材占台湾体育用品出口超过40%(不含脚踏车与运动鞋),2016年的营收更达到200亿台币(6.6亿美元)。近年来强劲的成长主要归功于全球健身房和饭店的发展,但这股成长动力可能在未来几年减弱,进而压缩台湾运动产业的成长空间。
作者指出,健身器材占台湾体育用品出口超过40%(不含脚踏车与运动鞋),2016年的营收更达到200亿台币(6.6亿美元)。(资料照苏仲泓摄)
虽然体育用品的生产与出口仍可创造稳定营收,台湾正错失一个扩张良机。运动产业成长的潜力来自于市场,从器材延伸至服务(健身房、运动中心、个人教练)、活动(赛跑、运动联盟)、通路(线上/线下零售)与行销(运动赞助)等。若没有一个发展潜能的市场,产品销售的空间肯定就很有限。
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最近说:“2014年中国运动相关产业的产值,包括运动穿着制造,达到500亿美元(1兆5000亿台币)的规模。美国同一年运动产业的规模为5000亿美元(15兆台币),并持续成长中,这还只是运动赛事和体育活动的数字而已。”他预估在2020年以前,中国运动产业在GDP的比重将达1%,光在中国就可创造3兆人民币(4637亿美元)的商机。
受到最近政局影响,中国或许不是台湾的主要目标市场,但台湾也可以在其他亚洲国家开发商机。以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远胜于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与印度等开发中国家的运动市场和产业来说,台湾实在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亚洲最大的体育用品展。
今年TaiSPO整合了更多市场导向的论坛内容,这点值得称赞,但TaiSPO还是需要融入更多运动文化元素,才能拉近展商与市场的距离。主办单位可以借镜其他市场导向的运动用品展,例如ISPO与EuroBike。了解这些展览的策略与运作方式,或聘请善于规画此类展览的顾问专家协助,增进展会的影响力。
TaiSPO有潜力协助台湾成为亚洲运动产业的中心,创造新市场商机,并降低台湾对产品制造的过度依赖。若TaiSPO能成功从纯采购展转型为市场导向的展览,台湾或许就能在兆元美金规模的亚洲运动市场取得中心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