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Facebook上粉丝数量排名第一的现役美国运动员是谁?对不起,不是NBA骑士队的新科总冠军勒布朗-詹姆斯,也不是勇士的天才斯蒂芬-库里。在YouTube上访问量排名第一、过去12个月创下近100亿次视频点播次数的体育节目又是什么?NBA、世界杯或者夏季奥运会,并没有!
WWE和旗下的头号明星约翰-塞纳,对于一些人而言,这或许是两个并不熟稔的名词,然而这就是体育大生意能够告诉你的最真实的答案,作为一个体育娱乐性节目,WWE世界摔角娱乐(WWE源于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的首字母)过去半个世纪一直在大洋彼岸迅猛生长,而今这个在竞技娱乐领域与商业领域都无比成功的洪荒巨兽,正向中国这块未经开垦的土壤扑来。
体育大生意近日专访了WWE副总裁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嘉铭,这位担负着将WWE在中国本土化的艰巨任务的领航者,为我们描述他们的理想蓝图。
▼WWE副总裁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嘉铭
布洛克举起445磅重的“大秀哥”生生把脚下站着的擂台砸塌,JEFF HARY从三层楼高的位置纵身跳下……目睹这一幕,你所能做的就是托住自己的下巴,当然,捂住砰砰乱跳的小心脏也可以,现在中国观众将有机会在现场亲历这样的时刻,2016年9月10日晚7时,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,WWELive隆重上演,届时包括约翰-塞纳、罗门-伦斯、赛斯-罗林斯等WWE现役最著名的选手都将登台。
这并非WWE第一次登陆中国,2010年世博会期间WWE就在上海举行了“夏日狂潮-中国表演赛”,2012年和2013年WWE又两度来到上海,对于任何一个体育赛事而言,中国巨大的市场都拥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,不过在纯美国体育赛事的中国输出中,过去除了原本就全球化的篮球运动(NBA),MLB、NFL的中国战略一直走得十分艰难,WWE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吗?
▼李嘉铭对WWE在中国的推广前景信心十足
坐在体育大生意记者对面的WWE副总裁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嘉铭似乎显得并不那么担心,他回忆起2010年WWE上海献演的一个桥段,“当时因为是以美国文化展示的部分出现,比赛全部是免费的,只需要排队就可以领到票,全部6000张门票在45分钟内就被抢空了,不过比赛开始前半个小时还没什么观众入场,WWE的高层都慌了,‘不会没人来看吧’,结果比赛开始前一刻他们看到一个壮观的景象,几千人同时从各个方向奔涌进来,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。”
这并不是因为中国观众喜欢掐表进场,而是世博会时入场安检异常仔细,把大批观众滞留在了检票口,不过WWE对于中国观众也从那一刻有了最直观的认识,随后2012/2013年的赛事引进不能不说始于一个良好的开端,值得一提的是,在此后两场比赛全部公开售票的情况下,WWE的中国赛依然拥有相当火爆的票房成绩,这也给了当下WWE故地重游的信心。
当然,现场观感极强的WWE在一两场赛事中的票房表现并不能断定其在中国的推广就一马平川,在商言商,我们依然有必要去讨论WWE背后的故事,要知道这是一个在全球拥有6亿电视观众的体育娱乐品牌,已经翻译成30种语言向超过145个国家和地区播放;其社交媒体新增用户的年增长率接近75%;其官方网站单日浏览人数可以超过2000多万人次,是全美最受欢迎的十大网站之一,其官方杂志平均每期的读者数量则超过ESPN、滚石和Maxim的总和……能够将“吸粉”做到极致,WWE有什么秘密?
“每个人都喜欢好的故事,在中国我们小时候会看《三打白骨精》,在西方有《格林童话》,WWE其实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平台,里面充溢着爱恨情仇、邪不胜正或者屌丝逆袭等等观众们喜欢的情节,此外还会将民族、国家等文化范畴的东西嫁接进去。”
▼WWE最重要的是展现剧情、选手个性、戏剧化的冲突,而不是胜负
李嘉铭从来不会把WWE简单地看成一个纯粹的体育赛事,在他眼中,WWE是一个以体育为主题的娱乐秀,“我们每周都在给观众讲述一个好的故事,某个角度上看,就像美剧一样,我们甚至会根据观众的喜爱程度来安排情节的发展方向,我们的受众可以不分男女、不分老幼,你经常可以在现场看到一家人欢聚一堂,观看WWE有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传承的习惯。”正因为WWE的特殊性——一个完美的跨界产物、横跨体育和娱乐两大领域,WWE做到了数十年长盛不衰。
关于一个受众面巨大的品牌如何赚钱,当下李嘉铭也做了解析,WWE的盈利渠道目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。首先是版权收入,WWE的节目在电视、新媒体和短视频领域都有良好的表现,在全球WWE有160万的付费观众;其次是票房和赞助收入,通常WWE的上座率都在90%以上,以在德克萨斯州AT&T体育场举办的WrestleMania 32来说,创下了101,763名现场观众的WWE最高到场记录,现场粉丝来自于美国全部50个州和35个国家,其173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打破了在Levi's体育场举行的WrestleMania31所创下的1260万的纪录。第三是相关授权产品的销售,包括服装、道具、玩偶、电竞游戏等等,要知道美国销量前10的体育赛事DVD中WWE占据8席。最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WWE旗下还拥有自己的影业公司,长年出品以WWE巨星担纲的动作片。
▼著名的WWE选手“岩石”与对手较量
“正在放映的《忍者神龟2》就有WWE的明星参演,希莫斯在里面扮演牛头怪……其实我们更像是一个大家比较了解的品牌迪斯尼,从经营模式上看,我们和迪斯尼几乎完全一致,唯一不同的是迪斯尼有自己的主题公园,这一块我们还没有涉足。”
李嘉铭对WWE进入中国的信心不是没有来由的,既然美剧和迪斯尼都可以畅销世界,那么WWE为什么不可以?尽管目前在中国只有40万粉丝,相对小众,尽管一些中国观众对于如何欣赏WWE还像“门外汉”,“以9月份的比赛售票来看,目前价格第二贵的门票卖得不算好,因为是在场馆通道处,中国观众会觉得这样的位置不值那个价格,其实在美国这是最受欢迎的位置之一,因为每场比赛选手都会从这个位置进场,这里可以近距离看到选手的出场秀,甚至可以和选手互动。”
这一切李嘉铭都看在眼里,作为一个曾经供职于中国运动品牌巨头李宁集团、担任过Skullcandy Inc大中华区总经理的高级管理人才,李嘉铭更愿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,“中国正在面临消费升级,从产品消费到品牌消费再到体验式消费,这让体育、娱乐、文化范畴的消费变得更具迫切性,中国体育产业当下的大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,可以说WWE选择在这个时机进入中国恰逢其时,就拿我们的粉丝增量来看,现在保持着每周4%到5%的涨幅,相信未来会有几何级的增长。”
▼王彬与WWE签约
如果说几年前WWE在中国办赛还只是试水,那么现在他们无疑会有更大的动作,一个叫做王彬的中国选手签约WWE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,“从品牌认知的角度看,需要中国元素的加入,或许大多数人还不太熟悉王彬,但我们愿意把他看做是摔跤界的‘姚明’来培养。”
22岁的安徽小伙王彬此前只有寥寥30位微博粉丝,在他被宣布成为WWE的“中国第一人”后,微博粉丝短短两周激增至6800人,WWE无疑又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,但为什么将橄榄枝抛给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伙呢?李嘉铭盘点了一个摔跤明星身上需要具备的要素,“想进入WWE,必须拥有运动能力、演艺的天赋和人格魅力,王彬此前在日本接受过专业的摔跤训练,从外形和气质上也具备一个WWE选手的气场,从我们对他的考察来看,他进入角色很快,具备一定的潜质。”
▼左至右:WWE的高管保罗·莱维斯克、姚明、约翰·塞纳、王彬
王彬已经于6月启程前往美国奥兰多进行特训,事实上,这只是WWE“中国选手计划”的第一步,当下WWE在中国各地都进行了相关的选秀活动,目前已经有30多人入围,7人进入了复赛,按照李嘉铭的想法,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有望出现在WWE的舞台上,“国内有很多从事体育的运动员退役之后没有合适的发展空间,我想WWE的选秀让他们多了一个选择,我们也乐于在擂台上上演李小龙打败外国大力士的故事。”说到这里,李嘉铭眼眸中明显闪烁着光芒。
相比于WWE赛事落地的姗姗来迟,事实上,过去很多年国内的一些地方台和新媒体已经对WWE的相关节目进行了播出,但此番WWE对于中国市场的进攻也伴随着传播渠道的一些变化,除了继续与地方台合作之外,WWE宣布与PPTV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协议,这意味着未来PPTV将是中国国内唯一能收看WWE的新媒体平台。
平台的整合是否会带来“掉粉”这样的负面影响,对此李嘉铭给出了否定的回答,在他看来,版权竞争日趋激烈的体育市场,独家意味着“大投入”,“把播放权给予PPTV一家,会保证我们的合作伙伴在节目的制作、服务、解说、汉化等各个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,这是过去多个平台一起播出无法比拟的,我们看中这样的资源整合效应。”根据协议,6月28日起中国观众已经随时可以通过PPTV收看到配备中文字幕的WWE旗舰品牌RAW和SmackDown的完整节目。
▼WWE著名冠军约翰·塞纳出席pptv发布会
WWE对于新媒体平台的重视可见一斑,事实上,WWE能够长盛不衰,很重要的一点也来自于其高层的不断求变。早在美国大多数体育娱乐节目还更依赖传统电视平台的阶段,WWE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,3年前,还是付费电视最赚钱的日子,他们果断推出自己的网络播放平台,这一举措的直接影响是WWE自身的付费电视节目受到了冲击,用新兴的网络播放分流了自己付费电视的观众,看上去WWE做了一件傻事,但他们的先知先觉随后就尝到了甜头,如今通过网络WWE吸纳到的全球观众达到了160万之巨。
在中国国内,WWE在传播渠道方面也有自己的认知,李嘉铭就表示传统电视平台依然是不能忽略的一环,“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受众不尽相同,我们的一些粉丝是通过传统电视节目认识了WWE,为了追求更全、更高品质的节目体验,继而转入到我们的新媒体平台,从这个角度看,当下选择9家地方台和PPTV网络平台一同播出依然是最好的选择。”